大阪关西世博会正值盛夏,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参观的热情,世界各地的游客排着长队,兴奋地等待进入场馆。
这样的大型国际活动,在很多日本人心中是自家国家向世界展示形象的机会。可偏偏有人,非要在舞台中央顶风作案丢人现眼。
6月29日,一位女网红在X上发了张自拍:人靠着\"大屋顶环\"(Grand Ring)的木柱子,头戴着世博吉祥物的发箍,手腕还扎着同款气球。看起来一副游客模样,但下秒她左手一提,把米色短裙掀到大腿根,露出一条粉红色内裤,还笑得格外自信。
她配文“柱子后面偷偷露一下,人太多,心跳加速”,而照片背后还是人来人往的游客和小孩,连婴儿车都入了镜。
本以为就是一时作秀,但仅仅两天后,剧情又往更离谱的方向发展。这位网红又跑到世博会的澳大利亚馆,在橙色袋鼠雕塑前摆出大开腿的动作,再次把红色内裤露了个底,还打上“性感袋鼠”“大阪世博会”等话题标签。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,那个雕塑本来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点,这样一闹,谁看了都觉得膈应。
很快,她这组照片在X上疯狂转发,两天之内曝光量超过200万。评论区一片炸锅,出现最多的是“日本の恥”(日本的耻辱),也有人说“最恶心不过如此,能兴奋的人该怀疑下自己的伦理观”。不少人反复追问,“你难道不知道有孩子在吗?”“自己爽归自己,但别拿公共场合开涮。”
很快就有网友扒出,这位所谓OL其实不止一个账号,最大的号有8万粉丝,另一个马甲也有2万。
更离谱的是,马甲号里18岁以下禁止的视频一大堆,还经常引导粉丝去买她的有偿内容,甚至和**聊天室、视频付费平台都有链接。翻她过往动态,发现高尾山、夜行巴士、渡轮上都拍过类似的“大胆照”,套路十足。
其实从操作痕迹来看,这已经不是单纯的“恶作剧”或“露出癖”,更像是一个套路很深的流量变现模式。
IT圈的记者分析,这种账号背后很可能就是团队化在运营,账号、付费网站、视频内容配合得滴水不漏,他们的目的非常简单粗暴,就是吸粉、导流、挣钱。
中日英三国语言对应,背后必有专业团队操盘
由于这事情闹得太大,上了热搜,她把争议最大的X帖子悄悄删掉了,一开始YouTube上那段“世博会探馆”视频还挂着,视频里她戴着“ミャクミャク”头饰,边走边笑说“其实今天裙子里穿的也是ミャクミャク色”,然后不时掀起短裙,镜头怼得很近,不过再次打开发现已转为私密视频了。
在大型公众场合进行迷惑行为在日本其实早有前例,早在2022年10月,就有几名女性网红在Instagram上发起“穿内衣游环球影城”活动,当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到了2024年10月,还有个风俗女在兵库县某知名连锁火锅店里,掀起毛衣、露着内衣拍照发推,还配文“你要吃哪边?”结果火锅店气得直接出公告,永远禁止她进店,还表态要走法律途径。这种“闹剧”一旦闹到公共空间,舆论一贯没什么宽容。
在日本,大家习惯把“不给别人添麻烦”放在第一位,尤其在大事件、公共场所,更是不允许有损整体形象的事出现。世博会协会一直有明文规定,场馆里禁止任何带有猥亵、营利目的的拍摄,吉祥物形象更不能被用来做让人不舒服的事。媒体去问主办方,对方一开始还说“没注意到这个投稿”,但很快补充“会核查,会按规则处理”。
还有日本网友担心,这事万一被澳大利亚官方留意,甚至可能引发外交层面的不快。毕竟袋鼠是人家的国宝,这样的照片要是在国外媒体疯传,谁都挂不住面子。
在X和YouTube下,日本王网友们刷屏要求主办方彻查账号、取消入场资格,还有人直接喊话警方“不能让她再进世博会”。不少评论都是对孩子的担忧,“以后再去世博会,是不是得多留点心?”
这事如果只是一般的“低俗迷惑行为”,未必能掀起这么大风浪。真正引发众怒的,恰恰是发生在世博会园区这种大舞台,而且背景全是普通游客、孩子、家庭出游。有人说:“这种事在深夜巷子拍可能没人管,可你大白天在人堆里干这个,难怪网友喷爆。”
小编上周刚从世博回来,工作日的12点后门票要6000日元,说句实话,现场的人流比想象中还夸张,有的热门馆排队得两个小时,日本馆那天我们连预约都抢不到。
整个园区馆区太多,一天根本逛不过来。说不定那位“自由奔放女”也是那几天混进来的,不过我是真没留意到,归根到底,大多数人其实没空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,大家都是奔着看展、打卡、带家人朋友出来玩,谁也不希望好好的一天被什么“流量怪招”搅了心情。希望下次再去世博会,能记住的还是那些有趣的展馆和难忘的美好瞬间,可别再来什么迷惑女网红了。
安联配资-安联配资官网-配资头条官网-全国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